近日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清平聯合暨南大學教授、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所客座教授丁郁團隊發表綜述文章。他們研究提出腦和腸道自噬功能障礙可促進阿爾茲海默癥(AD)的發展。相關綜述文章發表于Critical Review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,第一作者為陳夢霏博士研究生。
AD俗稱老年癡呆,是一種進行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。在AD發展的不同時期,大腦中都發生了自噬缺陷。此外,腸屏障破壞可加劇AD的發展,而腸道系統自噬功能障礙與腸屏障的破壞密切相關。因此,維持大腦和腸道系統正常自噬功能有助于改善AD。
研究表明,由過度活性氧和炎癥反應造成的應激反應,是損害自噬功能的重要原因。富硒食品及其活性成分(SEIs,如硒代氨基酸、硒蛋白、硒多糖等)具有豐富的生物活性,可顯著調控自噬、抗氧化、抗炎相關信號通路。然而,SEIs通過自噬相關途徑對AD的潛在調節能力尚不清楚。
富硒食品及其活性成分通過對大腦和腸道中自噬功能進行調節改善AD
在該項工作中,研究人員提出腦和腸道自噬功能障礙可促進AD的發展,且對活性SEIs在調節神經元和腸道應激反應中的作用進行總結,探討了SEIs對AD發展的潛在干預機制。歸納結果表明,SEIs可通過抑制MAPKs/NF-κB通路激活Nrf2的核易位,進一步實現對ROS的清除作用;SEIs可激活AMPK/mTOR通路,促進β淀粉樣蛋白的清除并減少記憶損傷。此外,關于食品加工技術對富硒食品活性影響的歸納結果表明,酶水解以及物理處理(如熱處理、高壓處理和微波處理)是改變膳食硒含量和活性的主要技術。
該綜述文章突出了SEIs對自噬、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的調控作用,并提出富硒食品及其活性成分干預AD中自噬和過度應激反應之間惡性循環的新角度。
相關論文信息:https://doi.org/10.1080/10408398.2023.2172547
作者:朱漢斌
原報道鏈接:https://news.sciencenet.cn/htmlnews/2023/2/493501.s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