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由廣州市科技局、羊城晚報社、廣東科學中心聯合主辦,廣東省分析測試協會、廣州科普聯盟協辦的珠江科學大講堂第101期在廣東科學中心學術交流中心舉行。省化學測量與應急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、廣東省科學測試分析研究所(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)新技術實驗室主任、研究員郭鵬然受邀分享《從“望聞問切”到“火眼金睛”:國產分析儀器發展的奮楫之路》專題講座。
《從“望聞問切”到“火眼金睛”:國產分析儀器發展的奮楫之路》專題講座
郭鵬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公眾介紹了我國分析儀器的發展現狀,從分析儀器的發展歷程、當前發展態勢和產業生態等方面,剖析國產分析儀器發展的重要性、迫切性、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及國產分析儀器創新發展的機遇,以質譜儀、光譜儀、色譜儀為例,解析國產分析儀器的自主創新發展之路,最后探討當前國產分析儀器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和解決途徑。
科學儀器是推動科技發展的動力和催生科技創新的重要因素,分析儀器作為科學儀器的主要分支之一,被稱為科學家的“眼睛”和高端制造業皇冠上“最耀眼的明珠”。郭鵬然在講座中提到,我國分析儀器經歷了初創期、探索期到快速發展期的歷程,目前已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科學儀器創新體系。但由于我國分析儀器行業起步較晚,行業發展比國外晚了30~40年,產品平均差1~2代,整體技術較落后,中高端分析儀器競爭力不足,市場認可度不夠,核心部件研發不足,部分高端儀器市場占有率不足3%。令人欣喜的是,自“十二五”“十三五”以來,我國不斷加大國產分析儀器的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,分析儀器行業發展迅速,相繼推出了各類自主研發產品填補國內空白,國產分析儀器關鍵部件和整機均得到很大的創新與突破。
郭鵬然認為我國分析儀器市場潛力大、增長快,相關政策逐步完善,資金投入逐年增多,產業鏈集群正在穩步布局,我國國產分析儀器必將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走出一條“跟跑、并跑、領跑”之路。
?。ㄊ】茖W院測試所/供稿)